8月8日至15日,第七屆東南亞華人儒學經典研修班在山東尼山圣源書院成功舉辦。本次研修活動由國際儒學聯合會提供學術指導,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與山東尼山圣源書院聯合主辦,以“提升東南亞華人儒學素養、促進儒家文化國際傳播”為宗旨。這是該項目自2014年至2019年連續舉辦六期,因疫情中斷后的重啟之作。
8月9日,研修班在全體合唱《禮運·大同篇》的莊嚴氛圍中正式開班。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秘書長、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主任石永奇,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秘書長黃美玲,尼山圣源書院院長助理陳洪夫出席開班式并致辭,國際儒聯顧問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王新宏主持開班式。
研修講座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韓星,中國朱子學會顧問、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原副會長朱清,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長、教授王新宏,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國際儒聯理事趙延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尼山圣源書院常務副院長、國際儒聯理事孫寶山,圍繞孔子、孟子、朱子等儒學先賢,向學員系統講授儒家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圍繞“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介紹了國學的內涵及影響,并特別闡釋了“齊家文化”的家庭教育智慧。
學員圍坐誦讀
研修班特別邀請孔子研究院研究員、山東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齊金江圍繞“儒伊文明對話的共識和愿景”,結合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兩國文化特色,回顧了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文明交流對話的歷程,分析了儒伊文明對話的基礎與共識,展望了儒伊文明對話的前景與方向。
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50名華人華僑齊聚尼山,他們大多為教師、公務員或民間儒學傳播者,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懷有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在為期一周的研修班中,學員們通過研讀經典、聆聽講座、尋訪圣跡、分享交流等方式,圓滿完成學習研修,還結下了深厚的文化情誼。大家表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凝聚全世界華人的重要精神紐帶。
研修班還舉辦了豐富的圣地研學活動。學員們先后走訪泗水仲子廟、鄒縣孟廟孟府、尼山夫子洞、曲阜“三孔”等文化地標,在實地考察中深化對圣人生平與思想的認知,還舉行祭拜儀式,宣讀祭文,以示敬仰之情。在研修座談會上,13位學員積極分享心得體會,表示將把此行所得運用到生活中,做好儒家思想在東南亞的傳承與推廣工作。
學員在孔廟大成殿前合影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作為國際儒聯推動儒學國際傳播的重要實踐,東南亞華人儒學經典研修班不僅為海外華人打造了文化尋根的橋梁,更以儒學為紐帶,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包容與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