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第十八屆朱子之路暨2025漢學青年學者研習營在福建省南平市開營。本次活動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南平市人民政府、中華朱子學會和南平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共同主辦。第十八屆朱子之路青年學者研習營和國際儒聯2025漢學青年學者研習營兩支隊伍共同開啟研習之旅。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湫,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李文亮,“朱子之路”總顧問、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中華朱子學會常務副會長、考亭書院山長朱杰人等嘉賓出席開營儀式并致辭。
林湫副市長表示,南平鐘靈毓秀、文脈綿長,一代大儒朱熹曾在此潛心治學五十載,集儒學之大成,構建起博大精深的理學體系。本次活動著力推動朱子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研習過程中,學員們將踏訪考亭書院、寒泉精舍、建安書院等歷史古跡,體悟“格物致知”的治學精神,實現一次跨越時空的思想對話,搭建起連接傳統與現代的學術橋梁,開創中西文明互鑒的新平臺,為中外青年學者提供對話先賢和開展跨文化交流的機會。
李文亮副會長表示,本屆研習營在朱熹曾講學數十年的文化圣地舉辦,為青年學者搭建起跨文明對話的平臺。作為國際儒聯的品牌項目,研習營已在北京、曲阜、南平、紹興、衢州、貴陽等地成功舉辦四屆,旨在通過典籍研讀和思想碰撞,促進文明互鑒。期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在碧水丹山間感悟朱子理學精髓,以“問渠那得清如許”的探索精神,共同追尋中華文明中“和合共生”的智慧,為漢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朱杰人山長表示,朱子之路首先是一條朝圣之路,朱子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其崇高的形象;朱子之路還是一條學術之路,我們要深入探討朱子理學的核心思想;朱子之路更是一條國際交流之路,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者歡聚在此,為我們提供了跨文化對話的寶貴機會。特別希望同學們能夠做到好好觀察,用心感受每一處文化遺跡的歷史厚重;認真體悟,深入思考朱子思想的當代價值;虛心互動,在交流中開拓視野、增進理解。希望大家攜手同行、潛心研習,在這條充滿智慧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開營儀式上,林湫副市長、李文亮副會長共同向研習營授旗。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董君懷(美國)、南開大學碩士研究生武氏金玉(越南)、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研究生于夢悅(巴基斯坦)、北京語言大學碩士研究生謝天一(剛果(布))作為營員代表接過旗幟。
2025漢學青年學者研習營營員代表、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研究生阮氏璃(越南)發言表示,自2023年初來到中國,就深深愛上了這個兼具古老文明底蘊與現代發展活力的國度。“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習近平主席關于文明交流互鑒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讓她深受啟發。作為一名立志從事國際中文教育的學生,深知這次研習營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條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這場跨越文化、地域的相聚,必將為大家在文化交流與理解上獲得一次難能可貴的體驗。
第十八屆朱子之路青年學者研習營營員代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博士研究生劉文心表示,“朱子之路”研學活動將帶領我們追尋先賢足跡,通過走訪考亭書院、寒泉精舍、五夫里社倉、鵝湖書院等歷史遺跡,切身感受朱子教育濟世的情懷,體會其“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思想精髓。作為新時代青年,這次研學既是文化的傳承之旅,也是自我提升的良機,一定要以兼容并蓄的態度,深入領悟朱子思想,在交流中增長智慧,共同開啟這段富有意義的文化探索之旅。
本次研習營以“朱子學的傳承與創新之旅”為主題,組織海內外青年學子參與朱子之路研學體驗。活動從7月15日至21日,為期7天。來自美國、巴拿馬、韓國、馬來西亞、尼泊爾、塔吉克斯坦、泰國、越南、菲律賓、喀麥隆、埃及、剛果(布)、馬達加斯加、蘇丹、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里、緬甸、佛得角、烏干達、加納、秘魯等23個國家的漢學相關專業在華留學生,以及中國國內部分重點高校的碩博研究生近100人齊聚南平,他們將通過實地考察建盞文化創意產業園、康寧古街、城村漢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朱熹園等,在沉浸式研學過程中深刻體悟朱子文化,理解中華文明,感受中國式現代化,深化國際人文交流和不同文明互學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