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6日,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尼山圣源書院和福鼎市儒學實踐研究會承辦的“2024鄉村(社區)儒學志愿講師研修班”在福建省福鼎市龍山孔子文化中心舉辦。來自福建、山東、河南、北京、遼寧、浙江、貴州、黑龍江等八省市的180余名從事鄉村(社區)儒學的志愿講師,以及有志于到農村(社區)儒學傳播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師、企業負責人等,共同探討鄉村建設與儒學傳播的新路徑。
國際儒聯副秘書長、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主任石永奇,國際儒聯理事、尼山圣源書院院長助理陳洪夫,福鼎市儒學實踐研究會會長陳愛銀等出席開班式并致辭。開班式后,中國朱子學會顧問、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朱清作了題為《在中華復興進程中自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論儒學、朱子理學及其轉化創新》的專題輔導。
研修班設置了經典導讀、人生禮儀、孝道感恩、義工老師交流、現場參觀鄉村儒學教學實驗點等豐富課程。國際儒聯理事、尼山圣源書院院長趙法生博士,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孟子書院執行院長殷延祿,福鼎市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潘其信,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崔欣分別以《儒家的內圣外王之道》《漢字的奧秘與孟子要方》《學習全會精神,探尋文化魅力》《孝,是我們一生的功課》為題作了專題講座。志愿講師們在龍山腳下聽道、習禮、唱歌、習勞、晨讀、交流,提升了傳統文化素養,提高了推動傳統文化傳播普及的主動性。通過志愿講師們在各地的積極實踐,儒學將走進千家萬戶,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在“義工風采”與“經驗分享”環節,來自山東濟寧、福建寧德等地的30多位志愿講師分享了工作中的經驗與做法。研修期間,志愿者們還參觀了“江南孔裔第一村”西昆村,考察了福鼎秦嶼、白琳儒學講堂和霞浦小皓、積石兩個儒學實踐基地。
舉辦鄉村(社區)儒學志愿者講師研修班,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辦好“鄉村儒學”“社區儒學”等活動,讓傳統經典“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優秀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群眾,是建立一套鄉村儒學傳播體系、提升鄉村道德水平、建設大美鄉村、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