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北京論壇在北京語言大學開幕,來自世界40余個國家的近百位漢學家,共同展望世界漢學未來發展的學術方向。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陸慷表示,該論壇為推動世界漢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將會同北京語言大學等有關合作方,積極考慮采取以成立世界漢學家大會理事會、啟動漢學家研修營計劃、啟動海外漢學家著作出版計劃等方式,為漢學家研修深造、交流對話、成果轉化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外國專家服務司副司長史麥男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間因人才、知識、技術和文化交流而引進的外國專家,對我國科技文化等領域取得飛躍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外國專家通過他們獨特的學術視角和專業知識,不僅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匯,也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段鵬說,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北語將繼續發揮作為“世界漢學家搖籃”的優勢力量,與世界各地的漢學家合作,為攜手推進世界現代化貢獻北語的力量。
開幕式上,世界漢學中心主任、世界漢學家理事會召集人徐寶鋒,發布了《世界漢學發展報告》,對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漢學建設成果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