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五期中華文化國際青年研習項目暨第九屆京師哲學暑期學堂”在京師學堂京師廳開幕,本項目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哲學學院、中華文化研究院|京師書院承辦,共有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韓國、尼泊爾、印度、伊朗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名青年學者參加。項目主題是“包容互通與共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旨在通過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念,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文化理解、尊重與融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于建福,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周作宇,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學院院長吳向東,中華文化研究院|京師書院副院長肖鎧,哲學學院中國哲學研究所Thomas Michael研究員等出席開幕式。
于建福表達了對與會嘉賓和師生的誠摯問候,強調了國際儒學聯合會的使命和擔當,回顧了“中華文化國際青年研習項目”的發展歷程,高度評價了這一項目的貢獻。他指出,本次研習項目聚焦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和平性,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深化全球價值共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了中國在全球化中的積極作用。于建福期待與會各國青年,珍惜時光,善始善終,潛心研習,樂學取友,砥礪心志,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攜手投身于推動本國文化傳承發展和人類文明多元發展交流互鑒的光榮事業之中。
周作宇對參加本次活動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對國際儒學聯合會長期以來給予研習項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參與此次項目的授課老師、組織者和籌辦人員表示親切問候。他指出,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性挑戰增多,治理體系需完善,文明交流互鑒尤為關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內涵的豐富價值理念為現代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鑒。本次研習項目旨在促進青年學者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探討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和發展。他希望各位學員通過本次研習,能夠收獲知識,建立友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吳向東對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各國青年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國際儒學聯合會和學校對本項目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國思想與現代文明”暑期學堂已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今年以“包容互通與共同發展”為研學主題,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容性和互通性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智慧和獨特價值,塑造了包容互通這一突出特性,這種精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國文明歷時五千年所結晶的豐碩成果,也是人類文明在當今時代可以并需要借鑒的思想資源。他希望各國青年學者,以此項目為平臺,緊扣時代主題,深入研討,廣泛交流,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互鑒,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來自馬切拉塔大學的莫美慧(Martina Moretti)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涵蓋藝術、哲學等多領域,儒家學說源遠流長,以仁、義、禮、智、信為基,指引和諧共生之道,此次活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期待通過書畫、音樂、武術等形式來體悟中國智慧與中國文化。她倡議青年學者們在此次活動中保持好奇、勇于探索,培養社群意識和合作精神,共同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
中華文化國際青年研習項目已經成功舉辦五期,京師哲學暑期學堂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今年有來自國內外9所著名高校的11位知名學者參與本次項目,他們將通過精彩的學術講座,圍繞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與全球青年開展分享和討論。在接下來十多天里,學員們將通過系列講座、“思中國圓桌論壇”、文化體驗、游學參訪、分組討論、文藝創作和學術展示等多樣化的研習活動,以“學術研討+文化體驗”的模式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的理解和認知,促進各國青年學者之間廣泛而深入的交流。